再有一周,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將正式實施,自治區旅游局日前出臺了規范疆內旅游業健康發展的“十不準”規定。
地處祖國西北的新疆,因地域遼闊,歷史悠久,資源富集,風光神奇壯美,被視為“絲綢之路”通衢之地和中西方文化交匯之所,不斷吸引著世界各地旅游愛好者的目光。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在政策強力推動和市場不斷回暖之下,新疆旅游業雖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要實現整個產業的跨越式發展,轉型升級的步伐必須加快,必須向深度旅游要“后勁”。
日前,網絡上先后出現了兩篇關于新疆著名景點喀納斯的文章。一篇是喀納斯入選“中國最美地質公園”的報道,另一個是喀納斯再傳“湖怪”出沒的網帖。發帖者認為,喀納斯不應該是只有“湖怪”的科幻片,它應該是有湖光山色的風光片,有著獨特人文風貌的故事片。這反映出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尷尬,在市場深度開發方面后勁不足。擁有上好的食材,卻難烹飪出更多精美菜肴。
如果再僅僅依靠粗放式管理和單純追求旅游者數量的模式發展,那么對新疆豐厚的旅游資源來說,無疑將是巨大的浪費。加速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十不準”規定應當是催化劑。在規范產業發展的同時,促進旅游業向求質量和提效益的方向深度拓展。
本地旅游產品開發存在低層次化與趨同化現象,加之產業鏈未能形成完善整合,旅游從業者專業化程度有待提高,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使新疆旅游的發展受到影響。旅游業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而想要做強,就必須要做深。只有旅游資源、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深度營銷和深度經營,才能滿足消費者深度游的消費需求,從而實現旅游產業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福布斯》中文版專刊列舉出“新疆80個吸引世界的中國(世界)之最”。而國家旅游局在對外報告時,也曾提到,新疆的旅游資源中,除了海洋資源以外,其他資源足以排在全國第一位。這是新疆的幸運,更是新疆旅游產業發展的天賜良機。克服粗淺的發展模式,努力打造品牌,挖掘深度,這或許就是新疆旅游業日益壯大的關鍵所在。
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