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將于10月1日起開始施行。用一句話概括《旅游法》的作用,就是它宣告了“零負團費”時代的終結。其意義不僅僅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會得到加強,整個旅游市場,尤其國內游市場都將因之發生深刻變革。
什么是“零負團費”?就是行程單上所列項目成本的加總,高于客戶所支付的團費。比如,從武漢到杭州、蘇州、上海三地的“三日兩晚雙動車游”,有旅行社報價380元,但其實單來回動車車票的費用就已經超過了700元,加上景區觀光、住宿、小交通、就餐等,成本當在1000元以上,這樣,成本與團費就出現了倒掛。
這個團費與成本倒掛的運作模式,旅游業內的行話稱為“賭團”。賭團“賭”的是什么?答案是“購物”和“加點”,其中尤為主要的是“購物”。旅行社通過給指定的購物店輸送客流來獲取人頭費和分成,有時能夸張到整個觀光行程就是為了最終能進一次指定的購物店,比如很多旅行社推出的“云南游”中圍繞玉石展開的購物活動就充斥著這類極端的玩法。而宰客、糾紛和投訴也多半與購物相關,《旅游法》正是針對這一問題出以重拳。
“加點”,又稱“自費項目”,是“賭團”的另一種形式。所謂“加點”,就是安排游客自費游覽行程單之外的景點,旅行社賺取相關門票的價差和返點。這個價差能大到什么程度?旅行社的成本通常是票面價的一半以下,甚至低于票面價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也不罕見。
這個“加點”的潛規則,催生了一批專門為此度身定制的景區,這類“加點型景區”成長非常迅速,短短幾年內,就已經能夠叫板甚至超越老牌經典景區。《旅游法》出臺后,加點型景區也將遭受重大沖擊,不得不調整市場策略,甚至進行轉型。如何擠進行程單,成為行程必選項,將成為這類景區下一輪市場競爭的焦點。這個“行程單之爭”的慘烈程度很可能遠超出我們的想象,而與之相關的一批上市公司也將成為危險的股市地雷。
《旅游法》出臺前,旅游行業內服務提供方熱衷的是流量變現,在許多服務的參與者眼里,游客只是流量變現的道具。新法出臺后,相關各方將出現不同的分化,實施不同的對策。
對于旅行社行業,高度依賴賭團的小型旅行社的市場份額將急劇縮小,甚至被淘汰出局,成規模、有品牌的大型旅行社將是受益一方,他們的市場份額將得到提升,但總體團隊游市場增長將趨緩。短期內,某些旅行社必定還會鋌而走險,用打擦邊球的方式來測試執法的力度,但從長期來看,旅行社的出路是轉軌升級,從觀光服務為主轉向增加休閑服務的比重。
對于景區來說,也將出現分化。面臨利潤下降,甚至遭遇生存危機的加點型景區將采取激進的市場策略,以降價讓利甚至大幅降價讓利的手段,千方百計擠進團隊游的行程單。而原先作為行程必選的經典類景區,面對加點型景區的競爭,也不得不以降價讓利來進行競爭。總體上看,團隊游的門票價格將會出現多輪次的下跌,這將直接影響景區的利潤增長,那些已經將門票收入進行融資抵押的景區,將遭遇財務層面的尷尬,甚至會發生財務危機。因此,景區的長期出路是將重心從一次性的門票收入轉向入園后的二次消費,增加和開拓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務。
對于提供中介服務的在線電子商務企業來講,影響則各有不同。以旅行社為服務對象的電子商務企業、提供產品集市的相關業務單元,將面臨市場減縮的壓力,而提供品質服務、自助服務、休閑服務的相關企業和業務單元將是受益一方。
對于消費者來講,觀光游出團價格的躍升,將降低跟團游的意愿,更多的消費者會轉向自助方式。從更寬的視角來看,觀光游市場的降速,會加速休閑游市場的發展,推動旅游市場的消費升級和服務升級。
值得重點指出的是,推動旅游市場的消費升級和服務升級,是《旅游法》施行的又一重大積極作用,且絲毫不亞于其規范市場、保護消費者權益的作用。從更大范圍來看,不僅僅是《旅游法》,政府最近出臺和即將出臺的一系列增強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性法規,都符合消費升級的趨勢,并有助于產業鏈價值鏈的升級轉型。
States have problems by
payday loan process your information.